文化旅游助推城市:贵阳“新”、“老”区双核发展

发布时间 2 小时前 Positive
文化旅游助推城市:贵阳“新”、“老”区双核发展
Auto
中国贵阳, 2025年11月10日 (环球通讯社) -- 2025年10月13日,《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正式发布。贵阳以96.39分位列“美丽城市”榜单第一名,同时跻身中国十大“宜居城市”。这一骄人成绩的背后,是持续赋能。贵阳IP“酷贵阳”的魅力,以及文旅融合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单击此链接即可获取本公告随附的媒体片段。

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表示,近年来,贵阳以文化和旅游为纽带,促进多区协调发展。老区以历史文脉夯实基础,新区以现代活力拓展空间。新老城区作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双核”,协同构筑创新产业、提升体验、提升品牌品质的新格局。

云岩区:振兴古城、复兴历史遗产

作为贵阳中心城区和文化旅游“核心极”,云岩区紧紧围绕“城市中心、古城灵魂、文化高地、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不断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动态传承,逐步为建设宜居、旅游、营商城市打造新景观。

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绍,几年来,云岩区连系了辖区内68处文物保护单位,对太平路朝晖街区、文昌阁街区、新银1950等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整治,在保留老城文化的同时,引入了新的商业业态。其中,太平路朝晖街区对商户进行了盘活升级,引进了众多首店。新银1950成功吸引了众多优质品牌入驻,打造了鲤鱼街、民生路等特色美食街,生动地探索了如何用文化塑造旅游、如何用旅游展示文化。

此外,“白天咖啡、夜间啤酒”(白天提供精品咖啡,晚上提供特色精酿啤酒)等街头经济新业态的蓬勃兴起,让云岩区充满了人们喧嚣生活的温暖与活力。云岩区文昌阁街道用真实的消费数据和游客口碑印证了文化旅游新实力。统计显示,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4.2%,实现旅游总收入13.56亿元,不断巩固贵阳作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压舱石”和“增长极”的地位。

观山湖区:提质升级,打造“时尚”现代化城市

如果说云岩区是贵阳文化和旅游的“历史名片”,那么观山湖区一定是“时代之窗”。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绍,近年来,观山湖区紧紧围绕建设“四个目标城市”的目标,注重品牌系统化建设,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多元化文化增强旅游体验。

为了让贵阳成为更具魅力的城市,观山湖区着力打造“音乐之城”、“阅读之城”。2024年以来,已举办大型音乐活动26场,吸引粉丝超50万,带动周边消费超3亿元。 同时,以“读书体验观山湖”品牌为核心,全区举办各类读书活动200余场,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在激发城市活力方面,观山湖区以建设“体育赛事之都”和“时尚娱乐之城”为目标,秉承“跟随体育赛事去旅行”的理念,打造国际国内、省市、区级充满活力的体育赛事品牌。从贵阳马拉松到“山湖杯”足球公开赛,近70个体育项目全年举办活动,参与人数超过80万人次。CCPARK、万象城等商业综合体通过引入新兴商业模式,展现出强大的消费吸引力,近年来国庆假期客流和夜间消费持续增长。

观山湖区作为贵阳新区,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5500多亩(约3.67平方公里)的观山湖公园定义了贵阳市的生态绿心,喀斯特公园展示了独特的地质奇观,百花湖风景区提供了优质的生态产品,贵州地质博物馆展示了贵州的地质演化历史,奥体中心、金融城等现代化设施赋予了观山湖区完整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旅游服务功能。这些自然与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除了云岩区、观山湖区的“双核”引领外,贵阳市以“双核多集群”发展格局为支撑,通过生态隔离带的科学布局,实现各区差异化、集群化发展。如南明区的城市休闲、花溪区的生态养生、乌当区的温泉度假区、清镇市的湖城体验等,都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明确功能定位,避免同质竞争,实现功能互补。从资源整合到线路联通,从客源互通到品牌打造,各区打破行政壁垒,在文旅规划、基础设施、营销推广等方面通力合作,让“酷贵阳”的文旅名片更具立体感和吸引力,形成贵阳整个文旅产业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表示,未来,贵阳将持续培育“酷贵阳”城市IP,深化“双核多集群”发展模式,优化文化、旅游、生态、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把贵阳打造成一座既有悠久历史、绿色生态,又充满活力和活力的城市。市民和游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得到满足,文旅经济始终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来源: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