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助推城市:貴陽“新”、“老”區雙核發展

發佈時間 2 小時前 Positive
文化旅遊助推城市:貴陽“新”、“老”區雙核發展
Auto
中國貴陽, 2025年11月10日 (環球通訊社) -- 2025年10月13日,《城市綜合發展指數報告(2025)》正式發布。貴陽以96.39分位列“美麗城市”榜單第一名,同時躋身中國十大“宜居城市”。這一驕人成績的背後,是持續賦能。貴陽IP“酷貴陽”的魅力,以及文旅融合對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單擊此鏈接即可獲取本公告隨附的媒體片段。

貴陽市文化和旅遊局表示,近年來,貴陽以文化和旅遊為紐帶,促進多區協調發展。老區以歷史文脈夯實基礎,新區以現代活力拓展空間。新老城區作為文化和旅遊發展的“雙核”,協同構築創新產業、提升體驗、提升品牌品質的新格局。

雲巖區:振興古城、復興歷史遺產

作為貴陽中心城區和文化旅遊“核心極”,雲巖區緊緊圍繞“城市中心、古城靈魂、文化高地、精神家園”的功能定位,不斷推進歷史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和動態傳承,逐步為建設宜居、旅遊、營商城市打造新景觀。

貴陽市文化和旅遊局介紹,幾年來,雲巖區連繫了轄區內68處文物保護單位,對太平路朝暉街區、文昌閣街區、新銀1950等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了整治,在保留老城文化的同時,引入了新的商業業態。其中,太平路朝暉街區對商戶進行了盤活升級,引進了眾多首店。新銀1950成功吸引了眾多優質品牌入駐,打造了鯉魚街、民生路等特色美食街,生動地探索瞭如何用文化塑造旅遊、如何用旅遊展示文化。

此外,“白天咖啡、夜間啤酒”(白天提供精品咖啡,晚上提供特色精釀啤酒)等街頭經濟新業態的蓬勃興起,讓雲巖區充滿了人們喧囂生活的溫暖與活力。雲巖區文昌閣街道用真實的消費數據和遊客口碑印證了文化旅遊新實力。統計顯示,2025年中秋、國慶假期,全區接待遊客量同比增長14.2%,實現旅遊總收入13.56億元,不斷鞏固貴陽作為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壓艙石”和“增長極”的地位。

觀山湖區:提質升級,打造“時尚”現代化城市

如果說云岩區是貴陽文化和旅遊的“歷史名片”,那麼觀山湖區一定是“時代之窗”。貴陽市文化和旅遊局介紹,近年來,觀山湖區緊緊圍繞建設“四個目標城市”的目標,注重品牌系統化建設,積極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推動文旅融合發展。以多元化文化增強旅遊體驗。

為了讓貴陽成為更具魅力的城市,觀山湖區著力打造“音樂之城”、“閱讀之城”。 2024年以來,已舉辦大型音樂活動26場,吸引粉絲超50萬,帶動周邊消費超3億元。 同時,以“讀書體驗觀山湖”品牌為核心,全區舉辦各類讀書活動200餘場,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在激發城市活力方面,觀山湖區以建設“體育賽事之都”和“時尚娛樂之城”為目標,秉承“跟隨體育賽事去旅行”的理念,打造國際國內、省市、區級充滿活力的體育賽事品牌。從貴陽馬拉松到“山湖杯”足球公開賽,近70個體育項目全年舉辦活動,參與人數超過80萬人次。 CCPARK、萬象城等商業綜合體通過引入新興商業模式,展現出強大的消費吸引力,近年來國慶假期客流和夜間消費持續增長。

觀山湖區作為貴陽新區,文化旅游資源得天獨厚。 5500多畝(約3.67平方公里)的觀山湖公園定義了貴陽市的生態綠心,喀斯特公園展示了獨特的地質奇觀,百花湖風景區提供了優質的生態產品,貴州地質博物館展示了貴州的地質演化歷史,奧體中心、金融城等現代化設施賦予了觀山湖區完整的文化和旅游資源。旅遊服務功能。這些自然與文化資源的有機結合,為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載體。

除了雲巖區、觀山湖區的“雙核”引領外,貴陽市以“雙核多集群”發展格局為支撐,通過生態隔離帶的科學佈局,實現各區差異化、集群化發展。如南明區的城市休閒、花溪區的生態養生、烏當區的溫泉度假區、清鎮市的湖城體驗等,都依托自身資源優勢,明確功能定位,避免同質競爭,實現功能互補。從資源整合到線路聯通,從客源互通到品牌打造,各區打破行政壁壘,在文旅規劃、基礎設施、營銷推廣等方面通力合作,讓“酷貴陽”的文旅名片更具立體感和吸引力,形成貴陽整個文旅產業協同發展的強大合力。

貴陽市文化和旅遊局表示,未來,貴陽將持續培育“酷貴陽”城市IP,深化“雙核多集群”發展模式,優化文化、旅遊、生態、體育等多業態深度融合,把貴陽打造成一座既有悠久歷史、綠色生態,又充滿活力和活力的城市。市民和遊客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得到滿足,文旅經濟始終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來源:貴陽市文化和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