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允许获得许可的加密货币平台走向全球——但投资者会接受吗?

发布时间 5 天前 Positive
香港允许获得许可的加密货币平台走向全球——但投资者会接受吗?
Auto
香港的加密货币交易活动尚未达到其他亚洲主要市场的水平。来源:Pexels

要点

证监会将允许香港持牌交易所将其交易系统与全球订单簿连接起来。行业领袖称此举是整合亚洲分散的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一步。此举标志着自香港推动加密货币发展以来最大的监管转变之一。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周一表示,香港金融监管机构将允许获得许可的加密货币平台将其本地交易系统与全球订单簿连接起来。

证监会行政长官梁凤仪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会议上宣布的这一政策转变,标志着自香港开始三年加密货币推动以来,对加密货币交易规则的最重大放宽。

从孤立到整合

到目前为止,香港持牌交易所一直在封闭的结算系统下运营,该系统限制国内用户进行所有交易。

新框架将实现证监会所描述的“共享订单簿”,允许跨境匹配,并可能为当地投资者提供更严格的价格发现。

Leung 表示,监管机构还在最终确定加密货币经纪人、托管人和稳定币发行人的许可制度。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预计将于明年颁发第一批稳定币牌照。

梁表示,这项措施将让合格的加密货币平台将本地客户与海外附属公司的订单进行匹配。

“你可以说我们处于更强硬的一面,”梁说。“一旦我们确信我们能够保护投资者,我们就会放松,就像我们对待全球流动性一样。”

平衡访问

据彭博社报道,证监会最终可能会允许本地许可的加密货币经纪商(与交易所不同的类别)也利用国际流动性池。

这一变化可能会为币安或 Coinbase 等大型全球参与者通过经纪商许可证而不是更严格的交易所审批流程在该市开展业务创造一条更快的路线。

目前,香港共有 11 家获得完全牌照的交易所和 49 家获授权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经纪商。

证监会周一还表示,持牌交易所将能够为专业投资者上市新代币和香港金管局批准的稳定币,而无需遵守之前一年的业绩记录要求。

市场缓慢,野心远大

经过多年的谨慎监管和中国大陆的限制,香港试图重新获得作为亚洲加密货币门户的声誉。

然而,与美国等主要市场相比,交易量和投资者参与度仍然相当低。

香港的加密货币交易活动尚未达到其他亚洲主要市场的水平。

故事还在继续

根据区块链分析公司 Chainaanalysis 的数据,到 2025 年,香港在按人口调整的加密货币采用率方面排名全球第五,反映出人均数字参与度很高。

但从绝对值来看,该城市并未进入该公司全球采用指数前 20 名,落后于印度、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地区领先城市。

加密货币升级后投资者会咬紧牙关吗?

金融专家对香港宽松的加密货币交易框架是否会激发有意义的参与仍持谨慎乐观态度。

加密税务软件 CoinLedger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David Kemmerer 告诉 CCN,此举对香港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点。

凯默勒表示,问题从来不是亚洲各地对数字资产缺乏兴趣,而是交易环境的碎片化和孤立性。

“亚洲并不是对加密货币交易不感兴趣。 他们做到了,但他们没有正确的整合,”他说。

税务专家兼作家凯文·马歇尔 (Kevin Marshal) 告诉 CCN,更大的全球连通性可以推动更强有力的参与,但该系统必须既安全又值得信赖。

“主要问题仍然是投资者是否会相信该框架加入该计划,”他警告说。

然而,马歇尔指出,跨境贸易带来了运营和法律挑战。

他表示:“在不同国家之间获取服务的过程带来了新的运营困难。”他强调,跨司法管辖区的资产转移可能会“为监管套利、结算风险和市场操纵风险创造机会”。

马歇尔补充道:“结果将取决于交易所遵守规则的情况、监管机构执行规则的情况以及组织披露其风险管理实践的情况。”

《香港让持牌加密货币平台走向全球——但投资者会接受吗?》一文首先出现在 ccn.com 上。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