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允許獲得許可的加密貨幣平台走向全球——但投資者會接受嗎?

發佈時間 4 天前 Positive
香港允許獲得許可的加密貨幣平台走向全球——但投資者會接受嗎?
Auto
香港的加密貨幣交易活動尚未達到其他亞洲主要市場的水平。來源:Pexels

要點

證監會將允許香港持牌交易所將其交易系統與全球訂單簿連接起來。行業領袖稱此舉是整合亞洲分散的加密貨幣市場的重要一步。此舉標誌著自香港推動加密貨幣發展以來最大的監管轉變之一。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週一表示,香港金融監管機構將允許獲得許可的加密貨幣平台將其本地交易系統與全球訂單簿連接起來。

證監會行政長官梁鳳儀在香港金融科技週會議上宣布的這一政策轉變,標誌著自香港開始三年加密貨幣推動以來,對加密貨幣交易規則的最重大放寬。

從孤立到整合

到目前為止,香港持牌交易所一直在封閉的結算系統下運營,該系統限制國內用戶進行所有交易。

新框架將實現證監會所描述的“共享訂單簿”,允許跨境匹配,並可能為當地投資者提供更嚴格的價格發現。

Leung 表示,監管機構還在最終確定加密貨幣經紀人、託管人和穩定幣發行人的許可製度。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預計將於明年頒發第一批穩定幣牌照。

梁表示,這項措施將讓合格的加密貨幣平台將本地客戶與海外附屬公司的訂單進行匹配。

“你可以說我們處於更強硬的一面,”梁說。 “一旦我們確信我們能夠保護投資者,我們就會放鬆,就像我們對待全球流動性一樣。”

平衡訪問

據彭博社報導,證監會最終可能會允許本地許可的加密貨幣經紀商(與交易所不同的類別)也利用國際流動性池。

這一變化可能會為幣安或 Coinbase 等大型全球參與者通過經紀商許可證而不是更嚴格的交易所審批流程在該市開展業務創造一條更快的路線。

目前,香港共有 11 家獲得完全牌照的交易所和 49 家獲授權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的經紀商。

證監會周一還表示,持牌交易所將能夠為專業投資者上市新代幣和香港金管局批准的穩定幣,而無需遵守之前一年的業績記錄要求。

市場緩慢,野心遠大

經過多年的謹慎監管和中國大陸的限制,香港試圖重新獲得作為亞洲加密貨幣門戶的聲譽。

然而,與美國等主要市場相比,交易量和投資者參與度仍然相當低。

香港的加密貨幣交易活動尚未達到其他亞洲主要市場的水平。

故事還在繼續

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 Chainaanalysis 的數據,到 2025 年,香港在按人口調整的加密貨幣採用率方面排名全球第五,反映出人均數字參與度很高。

但從絕對值來看,該城市並未進入該公司全球採用指數前 20 名,落後於印度、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地區領先城市。

加密貨幣升級後投資者會咬緊牙關嗎?

金融專家對香港寬鬆的加密貨幣交易框架是否會激發有意義的參與仍持謹慎樂觀態度。

加密稅務軟件 CoinLedger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David Kemmerer 告訴 CCN,此舉對香港來說是一個重大轉折點。

凱默勒表示,問題從來不是亞洲各地對數字資產缺乏興趣,而是交易環境的碎片化和孤立性。

“亞洲並不是對加密貨幣交易不感興趣。 他們做到了,但他們沒有正確的整合,”他說。

稅務專家兼作家凱文·馬歇爾 (Kevin Marshal) 告訴 CCN,更大的全球連通性可以推動更強有力的參與,但該系統必須既安全又值得信賴。

“主要問題仍然是投資者是否會相信該框架加入該計劃,”他警告說。

然而,馬歇爾指出,跨境貿易帶來了運營和法律挑戰。

他表示:“在不同國家之間獲取服務的過程帶來了新的運營困難。 ”他強調,跨司法管轄區的資產轉移可能會“為監管套利、結算風險和市場操縱風險創造機會”。

馬歇爾補充道:“結果將取決於交易所遵守規則的情況、監管機構執行規則的情況以及組織披露其風險管理實踐的情況。 ”

《香港讓持牌加密貨幣平台走向全球——但投資者會接受嗎?》一文首先出現在 ccn.com 上。

查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