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路透社) - 四位行業消息人士稱,中國的互聯網平台正在悄然恢復消費貸款,將北京推動降低家庭借貸成本視為監管機構可能放鬆對該行業長達數年打擊的信號。
2020 年,北京開始遏制所謂的互聯網平台“無序擴張”,取消了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集團的 IPO,隨後對螞蟻金服等公司下達了業務重組令和罰款。
然而,8 月份,為了在應對與華盛頓的貿易爭端的同時刺激疲軟的消費,中國推出了消費貸款利息補貼,將螞蟻金服和騰訊支持的微眾銀行與傳統銀行一起列為合格貸款人。
互聯網平台的出現
互聯網平台將此舉以及早些時候中國領導人與著名私營部門老闆之間的高層會議解讀為謹慎擴大消費貸款的綠燈。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監管環境變得更加寬鬆。在當前經濟形勢充滿挑戰的情況下,經濟需要依賴大型互聯網金融平台。”
該消息人士表示:“目前來看,擴張是一種戰略選擇,不再是監管限制。”該消息人士呼應了其他三人的類似言論。由於無權接受媒體採訪,所有消息人士均要求匿名。
中國財政部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央行拒絕置評。
分析師和行業高管表示,更穩定的監管環境使螞蟻金服、美團點評和字節跳動等食品配送公司的金融部門能夠實現更快的增長和更高的利潤率,不過他們警告說,如果違約激增,北京方面可能會再次收緊絞索。
螞蟻集團、字節跳動、美團和百度也沒有回應置評請求。騰訊拒絕置評。
瑞銀預計,到 2025 年,通過在線平台的貸款將比去年增長 7.6%,達到 5.4 萬億元人民幣(7,580 億美元),然後到 2029 年復合年增長率為 7.4%,高於 2020-2024 年的 5.7%。
瑞銀估計,整個行業約佔消費貸款總額的四分之一,預計今年利潤將飆升 9.8%,達到約 1100 億元人民幣。
其大中華區金融股票研究主管 May Yan 表示,監管的“大幅收緊”似乎已經結束,這對該行業來說是個好兆頭。
故事還在繼續
“現在我們正在進入監管常態化階段,”她說。
東山再起的“好時機”
由科技和電子商務公司支持的在線消費借貸平台在 2010 年代在“先發展、後監管”的環境下蓬勃發展。
然而,螞蟻金服IPO的突然暫停引發了一場運動,迫使金融科技巨頭將金融服務併入獨立的控股公司,並遵守類似銀行的規則,包括更高的資本要求和限制使用消費者數據進行信用評分。
監管機構表示,到 2023 年,14 個主要平台已完成重組,但企業仍保持警惕。
一位消息人士稱,今年早些時候,當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參加由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的企業家會議時,這種謹慎態度開始有所緩解。
“與幾年前相比,監管環境總體趨勢正在改善,”中國三大互聯網金融平台之一的另一位人士表示。
這位人士補充說,儘管北京方面仍然規避風險,但它越來越認為該行業擁有足夠的監管,而消費者補貼正在間接刺激經濟增長。
金融科技諮詢公司 GL Insights 總監 Zennon Kapron 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如果整體經濟陷入困境,那麼你就需要金融科技,因為如果人們可以分期付款,金融科技會讓人們感覺更舒服,從而推動消費。”
消費者違約率攀升
消費者註意到了這種趨勢的捲土重來。
41 歲的上海居民楊東東表示,今年貸款代理商向她求婚的頻率比以往要高得多,快速審批是他們的主要賣點。 她申請了人生中第一筆網上貸款來裝修她的新家。
“這些貸款太容易了,所以我想,為什麼不呢?”楊說。
並非所有公司都參與其中。
兩位行業消息人士稱,字節跳動今年大幅擴大了貸款規模,而另一位知情人士則表示,騰訊曾在內部討論過雄心勃勃的貸款目標,但最終仍保持謹慎立場。
字節跳動沒有回復對其貸款策略發表評論的請求,而騰訊則拒絕回答問題。
收入增長乏力和就業市場疲軟正在推高消費貸款違約率。
根據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轉讓中心的數據,一季度中國銀行業和消費金融公司出售不良貸款743億元,同比增長190%。
消費貸款約佔不良債務的 70%。
“這確實令人擔憂,”佳富龍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克里斯托弗·貝多 (Christopher Beddor) 表示,他估計該國 5-7% 的成年人可能拖欠或拖欠任何種類的貸款還款。
頂級平台之一的人士預計,北京方面將對新出現的金融漏洞保持警惕。
“毫無疑問,監管機構仍然不希望出現更多風險,”該人士表示。
一些借款人利用網上貸款為債務再融資或炒股,破壞了將信貸引導至消費的努力。
來自東部城市福州的汽車銷售員羅麥克拖欠了15萬元,部分欠款是互聯網平台造成的。
“這些平台以低還款壓力承諾和即時批准來吸引你,”他說。
來自恩施中部城市的木匠廖奎以1.5%的利息借了30萬元人民幣來炒作黃金和貨幣市場,但保證金通知讓他的交易全部化為烏有。
由於每月 5000 元的利息,廖先生在 7 月份拖欠了美團和幾家銀行的貸款。
“付了三筆錢後,我就放棄了,”生意陷入困境的廖說,“我沒有積蓄了,只剩下債務了。”
(1 美元 = 7.1230 人民幣)
(北京和上海新聞編輯室報導;Marius Zaharia 和 Shri Navaratnam 編輯)
查看評論
分析——北京推動消費貸款,中國互聯網公司謹慎恢復貸款
發佈時間 3 小時前
Nov 10, 2025 at 5:10 AM
Neutral
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