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senii Palivoda / Shutterstock.com
快速閱讀
比特幣 (BTC) 從今年早些時候的 75,000 美元攀升後,從 10 月初的 126,000 美元跌回 100,000 美元。傳統對沖基金現在持有數字資產的比例為 55%,而 2024 年這一比例為 47%。美國財政部現金積累和政府關閉導致的流動性緊縮導致了比特幣近期的下跌。一些投資者致富,而另一些投資者則苦苦掙扎,因為他們從未意識到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策略來構建數字資產。財富。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在這裡了解兩者。
在經歷了炎熱的夏季之後,“加密貨幣冬天”似乎已經到來,比特幣(CRYPTO:BTC)又重新成為頭條新聞。 BTC 價格正在快速變化,但不一定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現在是買入比特幣下跌還是準備迎接價格下跌的時候。自從比特幣最近觸及 100,000 美元以來,它處於 75,000 美元到 125,000 美元之間的中間位置——但比特幣會首先觸及哪個目標?觀點各異,但跟踪資金流向可以為比特幣的下一個大動作提供重要線索。
比特幣狂飆至 10 萬美元
目前,10萬美元是比特幣買家和賣家之間的關鍵戰場。由於它有如此多的零,10萬美元的價格水平具有情感意義,並且毫無疑問受到加密貨幣交易者的密切關注。
從今年 1 月到 11 月初,比特幣邁向 10 萬美元的道路一直很瘋狂,有時甚至令人不安。比特幣價格從 2025 年開始接近 10 萬美元,然後跌至 75,000 美元,10 月初反彈至 126,000 美元。
然而,希望 10 月“上漲”的比特幣買家卻失望了。 最近幾週,BTC 價格已回落至 10 萬美元,與年初相比出現了一個往返。
未來的價格預測各不相同,渣打銀行分析師 Geoffrey Kendrick 顯然站在看漲陣營。不久前,Kendrick 宣稱比特幣最近跌破 10 萬美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後一次”。
如果肯德里克關於去中心化金融最終將超越傳統金融的論點成立,那麼比特幣的長期目標應該遠高於 125,000 美元。不過,仍然有一些看跌因素需要記住,所以我們現在就探討這個話題。
比特幣崩盤的原因是什麼?
很難確定近期比特幣價格回調的主要驅動因素。美國政府關門可能是罪魁禍首,但美元相對強勢的飆升是另一個影響因素。
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的是,美元的強勢和對政府長期關門的焦慮是相互關聯的因素。此外,人們還對科技股估值過高感到模糊的擔憂。市場參與者往往傾向於將科技股和比特幣歸為同一心理範疇。
故事還在繼續
除所有這些因素外,花旗集團(NYSE:C)的分析師指出,流動性狀況收緊對比特幣持有者來說是一個問題。美國財政部已經支撐了其現金餘額,從而耗盡了銀行系統的流動性,給風險資產帶來了壓力。不過,花旗集團分析師表示,流動性可能很快就會改善,這可能會提振比特幣價格。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 聯合創始人兼研究主管 Thomas“Tom”Lee 將所有這些內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理論。 “比特幣對市場流動性以及對風險偏好的看法非常敏感,”Lee 解釋道。
此外,李認為“從政府關門到美聯儲鷹派降息的逆風”是壓低比特幣價格的顯著因素。與此同時,李仍然對比特幣持樂觀態度,他宣稱,“當你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時,逆風就會變成順風。”
對沖基金尚未放棄比特幣
我們已經討論了一系列可能導致比特幣價格跌至 75,000 美元或高達 125,000 美元的因素。然而,還有一個考慮因素,它可能是決定因素。
俗話說,追隨“大資金”——即機構參與者。另類投資管理協會 (AIMA) 的數據顯示,到 2025 年,接受調查的傳統對沖基金中,有 55% 的人會接觸數字資產,而 2024 年這一比例為 47%。
此外,47% 的受訪機構投資者表示,不斷變化的美國監管環境正在鼓勵他們增加數字資產配置。 此外,AIMA 報告稱,“代幣化在另類投資中越來越受歡迎”,52% 的受訪對沖基金“現在表示有興趣”。
AIMA 從這些調查結果中得出結論,數字資產(大概還有比特幣)“現在正在從對沖基金和機構投資的邊緣走向主流”。此外,加密貨幣積極因素的綜合作用促使 AIMA 發現,機構實體中“對數字資產作為可投資資產類別的信念”“明顯在上升”。
留意 125,000 美元,但做好 75,000 美元的準備
追隨對沖基金的情緒和資金流向並不能保證比特幣投資者的成功。儘管如此,將自己的策略與大資金參與者的策略結合起來通常是一個明智的策略。
基於這一點,我預計 BTC 價格將走向 125,000 美元,而不是跌至 75,000 美元。不過,如果比特幣確實跌至 75,000 美元,即使散戶交易者恐慌並拋售,如果對沖基金以折扣價搶購一些代幣,也不要太驚訝。
查看評論
比特幣漲至 7.5 萬美元或 12.5 萬美元:這就是它的下一步發展方向
發佈時間 5 小時前
Nov 8, 2025 at 1:17 PM
Neutral
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