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HI 2025:歐洲生物製藥加倍創新的時機

發佈時間 1 週前 Positive
CPHI 2025:歐洲生物製藥加倍創新的時機
Auto
投資者敦促歐洲生物製藥公司接受歐洲大陸長期以來作為創新中心的專業化,作為在生物技術資金持續匱乏的情況下更好地合作和取得成功的途徑。 在德國法蘭克福正在進行的 CPHI Europe 2025 會議上,投資者強調歐洲早期生物技術公司目前面臨著嚴峻的融資環境。 每季度首次公開募股 (IPO) 籌集的平均資金大幅下降投資策略公司 ISP Healthcare 的董事總經理托馬斯·科恩 (Thomas Kern) 表示,自 Covid-19 大流行期間 IPO 飆升以來,儘管主要製藥公司的股價上漲,但該公司在奧地利和德國設有辦事處。 愛爾蘭 Clama Capital 董事總經理 Martyn Eeles 表示,當前環境的特點不是缺乏資金,而是該行業投資者的謹慎態度。 Eeles 指出,當許多歐洲生物技術公司向海外尋求支持時,支持 II 期試驗的本土資金尤其稀缺,他補充道。 新加坡投資公司 Govin Capital 首席執行官阿南德·戈文達魯裡 (Anand Govindaluri) 表示,全球行業資本的配置已經多元化。戈文達魯裡表示,在新加坡,早期臨床工作並不缺乏資金。然而,儘管亞洲生物製藥資本市場強勁,但他表示該地區仍然主要關注製造創新,而不是臨床資產本身。 Govindaluri 表示,這代表了亞洲和歐洲之間合作的重大機遇,亞洲和歐洲的製造能力相對初級,但資產的技術創新仍然占主導地位。他表示,在經驗豐富的研究人員和高度創新的大學的支持下,歐洲在推進細胞和基因療法等治療方式方面處於獨特的地位,而專業技術技能對此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歐盟 (EU) 優先考慮促進國內製造業。 2025 年 6 月 4 日,歐洲理事會同意了一項擬議的歐盟藥品一攬子計劃,該計劃除其他措施外,將尋求支持歐洲大陸的藥品生產,以解決短缺問題,類似於 Covid-19 大流行期間的情況。 此類努力也反映了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藥品徵收的一系列進口關稅,旨在鼓勵開發商在該國建立生產設施。經過多次談判,美國和歐盟於今年早些時候同意對歐盟徵收 15% 的關稅。 為了實現與亞洲公司合作的好處,Govindaluri 表示,歐洲生物技術公司必須超越傳統的融資方式,因為獲得風險資本變得越來越困難。他聲稱產品特定融資、創意特許權使用費協議和公私合作夥伴關係為技術創新開發商獲得新的資金來源提供了途徑。 故事繼續“CPHI 2025:歐洲生物製藥加倍創新的時機”最初由 GlobalData 旗下品牌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創建和發布。 本網站上的信息出於善意,僅供一般信息用途。它並不構成您應該依賴的建議,並且我們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陳述、保證或保證。在根據我們網站上的內容採取或不採取任何行動之前,您必須獲得專業或專家的建議。 查看評論